文章转载来源: Trendverse Lab
作者:Louis, Trendverse Lab
过去,全球资本市场在结构与参与者上都有着清晰的分界:股票与 ETF 属于券商体系,加密资产由交易所承载,外汇则主要由专业交易者操作。不同资产各自依附不同的应用、流动性来源与分析框架,彼此往来有限。
从 2024 年开始,这些边界出现了明显松动。信息传播集中在同一批平台,使得主题与叙事跨越市场扩散;多家交易平台将股票、衍生品与加密资产整合进同一个账户,减少了投资者的市场切换成本;在价格层面,NVDA 的财报、比特币的波动或宏观流动性变化,开始对不同资产类别产生同步反应。原本独立运行的市场,被越来越多的共同变量所连接。
这种变化并非由单一政策或技术推动,而是多项因素累积后的结构性结果:统一的信息入口、更集成的交易工具,以及更频繁的跨市场联动,正在改变投资者在不同资产之间的移动方式。与其说投资者在“跨界交易”,不如说他们的决策路径已不完全受制于传统市场分类。
本文将从散户行为与平台结构的变化出发,分析这一趋势的成因,并进一步探讨市场可能呈现的演进方向。
在上一轮周期中,散户的典型行为模式是“在哪个市场,就用哪个工具”。
股票、加密资产与外汇分别依赖独立的应用与交易体系,投资者的注意力和操作路径被清晰地分隔开来。然而近两年,这种格局出现了系统性的松动,驱动散户逐渐从单一市场交易,转向以叙事为中心的跨资产决策。
最直接的变化来自信息入口的集中化。
无论投资者最终交易的是股票、ETF还是加密资产,他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正在高度重叠:Twitter、Reddit、Discord 与 YouTube 已成为共同的讨论中心。内容的组织方式也不再按照市场区隔,而是围绕 AI、BTC、宏观流动性等主题形成连续讨论链条。在这样的环境下,叙事天然具备跨市场传播的特征,使不同资产对同一主题的反应更加接近。

图片来源:OxChainMind Twitter& OurCryptoTalk Twitter
跨市场情绪同步的现象因此变得更为明显。
过去一年,AI 主题多次同时影响美股科技板块与链上 AI 概念代币;比特币的波动常被映射到 MSTR 与 COIN 的价格表现上;宏观数据的变化,会在股票、加密及相关衍生品中同步引发现象级讨论。信息与情绪不再沿市场渠道传播,而是在主题链条中快速流动。
工具端的变化进一步巩固了这一趋势。
原本需要在不同应用之间切换的操作,如今正在被统一化的界面所替代。Robinhood 在同一账户中整合股票、期权与加密资产;Bybit 与 OKX 通过统一保证金体系,让用户以单一资金池参与多类产品。这些改动降低了市场之间的转换成本,使散户更容易在不同资产类别中建立或调整仓位。

图表解释:BTC与MSTR股价对比图
在观念层面,不同资产之间的“等级区隔”也在淡化。
股票不再必然的被视为更稳健,加密资产也不再等同于高波动风险。投资者更倾向于围绕主题构建组合,例如 AI 主题可能同时包含 NVDA 与 TAO;关于比特币的主题则可能由 BTC、MSTR 与 COIN 共同表达。资产在组合逻辑中的角色,更多取决于其与主题的相关性,而非其所属的市场。
这些因素叠加,使散户的决策方式逐步从“市场切割”转向“叙事整合”。市场不再被理解为相互独立的板块,而更像由主题串联起来的连续结构。碎片化投资行为正在减少,而更具整体性的视角开始自然形成。
散户的跨市场行为并非孤立现象,平台端的结构性变化正在强化这种趋势。过去,券商、加密交易所与新型金融应用分别服务不同资产类别,彼此之间界线清晰。然而近两年,这些平台开始以不同路径推进多资产整合,使得“在同一入口参与更多市场”成为行业更普遍的方向。
Robinhood 的转型是典型起点。

图片来源:Robinhood官网
作为以股票和 ETF 起家的轻量化券商,它在 2021—2024 年间陆续加入期权、加密资产与部分收益型产品。虽然用户活跃度与资产配置受多重因素影响,但平台结构已经从单一品类扩展为跨资产入口,反映出零售用户对集中式体验的偏好:更少应用切换、更一致的账户结构。
加密原生平台则通过反方向推进同一趋势。
Binance 在传统加密交易基础上加入股票代币、指数化产品,以及在部分市场开放的收益型工具;OKX 通过统一保证金体系,将不同品类纳入同一资金池,使用户能够在现货、永续与期权之间以更低成本切换。这些功能的规模虽仍与加密核心产品有明显差距,但其存在本身已显示出平台正在围绕“多资产敞口”重新组织产品边界。
链上数据也提供了方向一致的证据。

数据来源:RWA.xyz
链上生态的变化也进一步印证了这一方向。
根据 RWA.xyz 公布的市场规模图表,代币化国债(Tokenized Treasuries)在 2023 年初不足 5 亿美元的基础上,持续增长至 2024 年的数十亿美元,并在 2025 年逼近百亿美元水平,由 BlackRock、Franklin、Securitize 与 Ondo 等多家机构共同推动。这一增长并不意味着传统资产正在迁移上链,而更说明加密用户对链上获取链外收益结构的兴趣在提升,跨资产配置正在从平台界面延伸至链上层。
第三方调查则从用户行为的角度佐证了这一方向。
BCSC 在 2024 年发布的《DIY Investing》调查显示,年轻散户更倾向使用能够在同一应用中操作多类资产的轻量平台,而非在多家服务商之间拆分账户。
英国 FCA 对 17 家拥有交易功能相关应用的跨机构审查也给出了类似结论:多数平台已同时提供股票碎股、加密、CFDs、外汇、期权与期货,且仍有超过 10 家计划继续扩展资产线,以降低用户在不同市场之间切换的成本。

数据来源:FCAmulti-firm review of trading apps
在中型平台与新兴应用中,多资产化的趋势更加明显。
Public.com 从股票社区出发,扩展至同时覆盖股票、ETF、国债与加密资产,并保持单一账户结构;Revolut 则在支付 App 中加入股票与加密交易,使资金管理与投资决策在同一界面内完成。链上协议如 Synthetix 则通过合成资产提供跨市场价格敞口,尽管路径不同,但目标同样指向降低跨资产参与门槛。
不同平台在监管、产品架构与业务重心上各不相同,但在同一时期呈现出趋同的方向:减少账户与界面之间的切换,弱化资产类别的技术边界,并围绕用户的投资行为重构入口结构。
结果是,平台正在从过去的“按市场分类”,逐渐转向以“用户希望表达的资产组合”来组织产品。
散户行为的变化与平台端的多资产整合正在形成互动关系:用户减少市场切换,而平台则通过更统一的架构回应这一行为。这种“双向推动” 使得交易入口逐渐从按产品分类,转向围绕投资意图组织。虽然各平台的技术与监管环境不同,但它们的演化路径呈现出几项共通特征。
第一阶段会从最直观的地方开始:界面被重新定义。

图片来源:Antier——Beyond Robinhood
随着股票和加密资产在同一账户中并列呈现,传统以市场区分的界面布局开始让位于以主题或策略为主的呈现方式。Unified Account、Unified Margin 以及多资产仪表盘,使用户能够在同一视图中管理不同资产,而不再以 “市场类别” 作为操作起点。界面的一体化是最直观的变化,也是用户最先感知到的平台调整方向。
第二阶段的变化发生在肉眼看不见的地方:执行层开始变成“按意图运转”。
当界面逻辑趋于统一后,交易执行开始向“基于意图”的方式过渡。用户不再需要明确选择交易发生在何处,而是通过表达结果目标,由底层系统自动完成跨市场路由。例如,执行引擎会根据可用价格与流动性拆分订单、在多个市场间对冲风险或完成资产再配置。执行层的这种变化,使跨市场交易对于零售投资者而言更接近一种默认能力。
第三阶段则让交易的对象发生质变:资产让位于策略。
随着执行能力提高,平台开始以策略组合,而非单一资产,作为结构化产品呈现。例如围绕 AI、宏观利率或比特币的主题策略,可能由多资产共同构成,用户直接交易策略本身,而不是逐个构建底层资产组合。链上标准如 ERC-4626 或 ERC-8004 在部分生态中已用于此类组合的结构化,实现自动再平衡与收益分配,使策略更容易被标准化和流通化。
第四阶段是智能层成为主角:AI 成为交易系统的默认操作逻辑。
AI 在交易工具中的角色正在从辅助信息,转向参与组合管理。模型可根据用户偏好生成基础组合、提示风险敞口或在事件驱动下进行再平衡。虽然不同平台的实现方式并不一致,但大多数都在探索将 AI 作为交易决策的辅助层,以缩短用户从信息到操作的决策链条。
第五阶段则让平台从“工具”变成“生态”:激励开始驱动整个策略循环。
当平台具备策略供给、用户参与及执行能力后,价值分配开始向更生态化的形式演进,包括策略作者的收益分成、信号提供者的激励、用户参与度的积分制度,以及在链上生态中更常见的代币化激励模型。不同平台采用的机制各异,但核心目的相同:维持策略供给、提升用户留存,并促进交易与流动性的持续增长。
这些变化尚处于不同阶段,但共同指向一个结构性趋势:
交易平台正在从以品类划分的工具集合,转向围绕投资意图组织的多资产体系。资产之间的边界弱化,界面与执行逻辑统一,策略与智能化能力成为进一步的整合方向。
这一趋势并非由单一技术驱动,而是由用户需求、平台结构与跨市场联动共同塑造的结果。
散户行为的变化、平台的整合路径以及资产之间更频繁的联动,共同勾勒出一个正在成形的市场结构:不同资产不再以类别划分,而是通过叙事、工具和流动性被放置在同一体系中观察。跨市场的注意力与交易行为,正逐渐取代过去的分区式参与方式。
这一过程并不意味着市场被重新定义,而是传统边界在实际使用中变得不再关键。对于投资者而言,理解市场的方式开始更多依赖共享的主题和结构性变量,而非资产所属的分类。这些变化构成了当前环境中最值得关注的特征,也为观察未来市场行为提供了更具整体性的视角。
在一个边界不断松动的市场里,真正重要的已不再是资产被放在何处,而是它们如何彼此连接。
来源:Trendverse Lab
发布人:暖色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火讯财经立场。火讯财经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如文章涉及侵权, 请及时致函告之,本站将第⼀时间删除⽂章。邮箱:84003434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