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微信限制了第三方应用的跳转,请使用以下方法。
1. 点击右上角的
2.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文章转载来源: HashKey Exchange
HashKey Group 高级研究员 Tim Sun
过去的一个周末,对很多人来说,无疑是最黑暗的一个时刻。据公开报道,源于10月11日凌晨的市场下跌引发的连环清算行为,单日爆仓金额超190亿美元,是过去加密历史上爆仓单日峰值的10倍以上。从CEX到Perp Dex的集体暴跌,从做市商流动性撤出到稳定币脱锚,短短1小时发生的事情,远超所有人的想象。
有人说,这是黑天鹅事件,也有人说是交易所故障,更有人说是早该发生的流动性清算行为。如果回顾去看,事情比想象的更复杂。
历史上的黑天鹅事件,多数是由某个项目暴雷或者某个外部宏观变量的剧烈冲击所致。尽管,这一次的导火索是源于中美贸易冲突、特朗普宣称关税升级导致。
事实上,上述因素并不是“突发事件”,关税和贸易战回归并不十分令人意外。从下跌幅度来看,无论是美股和BTC都远不到历史性暴跌的状态,更不用说,比特币在下跌后,很快就收复到11万美金之上。
如同我们此前的分析,从9月份降息利好落地以来,尽管市场笃定了后续的降息路径仍将继续,但美国劳动力市场的持续疲软,让衰退交易重新浮现。通胀抬头、就业回落、债务负担加剧、财政政策回摆,这些结构性风险在不断积压市场的弹性。
更为重要的是,如果去观测美联储的净流动性指标来看,降息并没有显著增加市场的流动性,但市场的乐观情绪依旧在持续透支。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个“并不新鲜”的负面叙事,就足以成为压垮市场的那根稻草。问题不在于利空有多大,而在于市场自身已经脆弱不堪。
尽管市场的下跌是可以预料到的事情,但任谁都没有预料到山寨币的下跌和清算,下跌之深,清算烈度和广度,都远远超出想象。
10月11日(北京时间)凌晨5点前后,亚洲尚未开盘,欧美临近闭盘下班,流动性本就相对较弱。比特币和美股同步回调,但市场反应仍属正常范围。
真正的灾难,始于5:20山寨币的高密度清算潮,以及5:40的三大资产(USDe、wBETH、BNSOL)同时脱锚暴跌。
如果从时间线的顺序来看,这种暴跌和清算并不是资产本身出现了问题,而是其本身嵌入的杠杆结构和平台机制成为了被爆破的攻击点。
换句话说,这不是同步恐慌导致的集体抛售,而是一场由价格下跌引发的系统级清算连锁反应,而特定资产由于其在平台结构中的地位与参数设定,被先行击穿,进而放大了市场的共振幅度。
一个可能的传导路径是:
1、当第一波大幅下跌袭来,首先打击的是做市商的头寸。由于本轮下跌发生在流动性本就稀薄的时段,许多做市商未能及时对冲尾部风险,不得不紧急撤出流动性池。这一步,直接削弱了市场的缓冲。
2、随后山寨币流动性枯竭,现货价格开始跳水,尤其是流动性薄弱的资产波动更剧烈,导致标记资产价格迅速脱锚,抵押品价值加速缩水。
3、如果这些资产被用于统一账户作为保证金,平台将自动触发连环强平。用户不仅丧失头寸,其他持仓资产也被连着清算,进一步形成广泛的抛压。
4、市场的承接能力彻底崩塌,引发流动性踩踏,局部问题演化为系统性风险。
必须指出的是,这种踩踏背后,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背景在于:本轮周期内,多家交易所均推出了统一账户保证金模式,允许用户用多种资产混合作为保证金开仓。
乍看之下极大提升了资金效率,但在极端行情中,其负面效应更为致命。一旦某个资产价格跌破平仓线后,会强平整个账户中的其它资产;多个资产同时嵌入高抵押、低深度的流动性结构中,一旦被攻击或波动,会形成类似链式反应的穿仓。
以 USDe 为例,表面上它以 1:1 的价格锚定 USDT,表现出类似稳定币的交易特征,但其价格锚定并非基于真实储备支持,而是通过金融衍生品结构实现,实质上是一种类稳定币的对冲衍生品。
这种机制对衍生品市场的流动性与对冲效率极度依赖。一旦市场剧烈波动,合约对冲出现滑点、延迟或错配,就可能出现大规模脱锚。
更危险的是,如果缺乏有效的动态风险管理机制,将其视为稳定币,从而被用于广泛的循环贷、保证金或流动性挖矿使用,其杠杆风险会成倍放大。
在本次事件中,许多用户和做市商将 USDe 作为高抵押权重资产用于合约保证金,当其价格脱锚时,仓位价值直接腰斩,等同于杠杆瞬间翻倍,导致即便合约杠杆倍数很低,用户也会被无差别爆仓。
清算危机的本身,是宏观上情绪的透支,叠加市场杠杆的结构性脆弱,进而形成了极为罕见的共振效应。
风险从来不是线性传播的,在一个高度耦合的市场里,它往往通过情绪引燃、杠杆加速、由流动性放大,最后演化成整条链路的系统性崩塌。
这在传统金融世界里,这样的案例并不稀奇,这也是为何传统金融世界更讲究严厉的合规框架和风控规范。任何金融上的创新,如果缺乏相对应的风险约束,崩盘就不再是黑犀牛,而是注定会来的灰犀牛。金融效率和系统性安全始终是一体两面,这样的教训,一次就足够了。
回到事件本身。如同开篇分析的那样,关税和贸易战是突然但并不是突发。在合作的收益远大于对抗的情境下,贸易对抗的叙事注定还是会逐步缓和,这无疑对市场情绪起到了显著的缓解作用。
但连环清杠杆对市场的冲击仍旧没有结束,波及之广,令市场信心的修复充满了不确定性。如果往积极的一面去看,在清杠杆如此彻底的情况下,只要外部宏观流动性不出现大的负面冲击,市场向上修复或许会更加容易一些。
如果进一步拉长视野,在全球经济基本面持续疲弱的背景下,流动性逐步回暖仍是主基调,加密资产也依然坚定地走在主流化、机构化、合规化的道路上。
风暴之后,更值得思考的是:我们是否真正为市场的复杂性预留了足够的缓冲机制?是否为用户的信任构建了牢固的基础设施?
可以预见,未来市场将更加强调监管的清晰性、用户权益的保护机制以及信息披露的透明度。
来源:HashKey Exchange
发布人:暖色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火讯财经立场。火讯财经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如文章涉及侵权, 请及时致函告之,本站将第⼀时间删除⽂章。邮箱:84003434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