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微信限制了第三方应用的跳转,请使用以下方法。
1. 点击右上角的
2.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文章转载来源: Weilin
作者:Weilin,PANews
随着稳定币和支付逐渐成为本轮热门加密叙事,头部加密中心化交易所(CEX)纷纷布局用户日常消费支付的赛道,围绕加密信用卡、借记卡以及App支付的生态布局愈发激烈。
从Coinbase、Gemini、Crypto.com,到Kraken、Bybit、Bitget、Gate、KuCoin等,各大交易平台纷纷推出或升级支付产品,争夺加密资产与现实世界的连接通道。多数加密支付卡支持欧洲经济区、美国等主要市场,多家平台提供2%-10%的加密返现福利。
本文,PANews将对这些交易所最新推出的加密支付卡或支付app进行介绍。
6月13日,Coinbase宣布推出Coinbase One Card,该卡将仅面向 Coinbase One的美国会员开放。Coinbase One是该加密货币平台的月度订阅产品,提供零交易费、更高的质押奖励和其他福利。此外, Coinbase还推出了价格更低的“基础”订阅套餐,由American Express(美国运通)网络提供支持,Coinbase One Card计划2025年秋季上市。
持卡人将能够获得 2%至4%的比特币返还,用户可以享受与美国运通网络共同提供的体验、保障和其他福利。Coinbase One每月收费 29.99 美元,而比特币返还较少的基本级别则每月收费 4.99 美元或每年49.99美元。
这是 Coinbase 首次推出加密信用卡,它曾在2020年与Visa合作推出加密预付借记卡。
Gemini则以更灵活的消费返利结构吸引用户,其推出的免年费信用卡支持超50种加密货币作为返现形式。如果用户在2025年6月30日之前获得信用卡批准,并在开户后的前 90 天内消费满 3,000 美元,即可获得 200 美元的加密货币奖励。
这是一张万事达卡 (Mastercard),它通过网络提供了一些福利,包括Instacart和Peacock Premium 的积分,Gemini信用卡持卡人以可选的加密货币形式获得奖励。Gemini在以下类型的消费中提供奖励:
Gemini支持50多种加密货币,包括比特币和以太坊等主流币种。用户可以随时更改通过消费所赚取的加密货币类型。申请该信用卡时,需要开设一个Gemini交易账户。
与许多其他信用卡不同,Gemini卡所赚取的奖励不能直接用于还款。另外,Gemini信用卡不收取年费、外币兑换费。但如果出售或转换加密货币奖励,仍需支付相关的交易费用。该卡借贷的年利率(APR)为17.24%–29.24%,逾期还款费最高为8美元,还款失败的罚金最高为35美元。
PANews曾在5月时介绍crypto.com的预付卡,类似于借记卡,需要储值。今年6月,针对美国市场,crypto.com专门推出了推出Crypto.com Visa Signature信用卡。
这张卡的借贷年利率(APR)为18.24%–32.24%,根据开户时的信用状况和最优惠利率(Prime Rate)浮动;余额转账手续费按转账金额的5%或10美元,两者取其高;外币交易手续费为交易金额的3%,以美元计算。
每次使用卡消费均可获得加密货币奖励:
Obsidian:第一年返还 6.5%,之后返还 5%
Rose/Icy:第一年返还 5%,之后返还 4%
Jade/Indigo::第一年返还 3.5%,之后返还 3%
Ruby:第一年返还 2.5%,之后返还 2%
Midnight:返还 1.5%
注意:第一年的奖励率自等级升级或信用卡开通之日起 12 个月内有效。
交易所Kraken则以应用程序形式切入支付赛道。6月26日,Kraken 正式发布 Krak:一款新一代一体化全球货币应用程序。用户可以无缝管理 300 多种不同的法币和数字资产。
Krak 应用将具备以下功能:
点对点支付:以经济实惠的方式向 110 个不同国家/地区的其他 Krak 应用用户即时汇款。使用个性化支付 ID Kraktags,用户无需输入银行信息或加密钱包地址,即可无缝地跨 300 多种资产(包括加密货币、稳定币和法定货币(如有))发送和请求付款。
专属消费和收益账户:无缝支付并获得奖励,无需锁定期、最低存款额或订阅。
符合条件的用户可获得高达 4.1% 的USDG稳定币余额奖励,以及高达10%的20多种数字资产额外收益机会。
Krak 的未来发展计划:推出实体和虚拟 Krak 卡,开启 Krak 应用内数百万商家(线上和线下)使用法定货币和加密资产的无缝消费;一系列预付款服务,包括借贷、贷款和信用卡计划。
Bybit卡是一张万事达卡加密借记卡,让用户可以快速便捷地使用加密货币资金,随时随地消费。Bybit 卡提供虚拟卡和实体卡两种版本,目前面向欧洲经济区 (EEA) 和瑞士地区、AIFC、澳大利亚、巴西和阿根廷的用户开放。
实体卡开卡费为10欧元,欧元经济区用户每月取现超出100欧元部分收取2%手续费,使用加密资产交易按Bybit现货汇率上浮0.9%,外币兑换则在万事达汇率基础上加收0.5%。
购物时,用户可以享受 2% 至 10% 的返现,具体取决于 Bybit VIP等级。在卡片的推广阶段,Bybit曾为在 2025 年1月1日至 2025 年3月31日期间注册的新 Bybit 持卡人提供 10% 返现。这张卡支持的法币为美元。目前支持的加密货币包括:BTC、ETH、XRP、TON、USDT、USDC、MNT 和 BNB。
Bitget Wallet Card是支持用户便捷使用加密资产进行日常消费的信用卡。 目前,该卡由 Bitget交易所旗下的Bitget Wallet与Immersve联合发行,基于万事达(Mastercard)网络。通过身份认证(KYC)激活卡片返现5U。使用卡片消费时,非美元的消费将产生 1.7% 的法币转换费,转换时自动扣除;如使用美元消费则无需支付。
目前支持以下的国家或地区的居民:欧洲经济区和英国、拉丁美洲(阿根廷、智利、哥伦比亚、厄瓜多尔、萨尔瓦多、危地马拉、墨西哥、巴拿马和秘鲁)、澳洲、新西兰,暂仅对白名单用户提供服务。
开卡费为10美元,需要在激活卡片时支付。Immersve 发行的卡片无年费和月费,充值0费用。目前支持充值 Base 网络的 USDC,可以直接使用卡内的资产进行消费。单日消费上限为5,000 美元,年度消费额度上限为100,000 美元。
支持绑定主流三方支付平台,包括Apple Pay、PayPal 和 Google Pay等。还可以在海外众多电商及服务平台上消费使用,包括但不限于:Amazon、TikTok、ChatGPT、Grab 等。
此外,Bitget交易所还推出了基于Visa网络的加密信用卡,目前只对VIP用户开放,通过邀请申请。无年费,首次虚拟卡和实体卡免费发放,交易手续费为0.9%,ATM取款另收0.65美元加2%,支付加密货币以美元结算,Visa 卡消费无上限。持卡人必须在其 Bitget 账户中保持足够的余额,才能成功付款。用户可以在任何接受 Visa 的地方使用 Bitget 卡。目前,Bitget 卡只支持泰达币(USDT),但即将增加对 BTC、ETH、BGB、USDC 等币种的支持。
MEXC万事达借记卡支持欧洲经济区内大多数国家用户申请,充值手续费为 1%,单笔交易限额为 3,000 USDT;每月交易限额为 30,000 USDT;卡片容量为100,000 USDT。
欧洲经济区 (EEA) 内交易手续费为 0,欧洲经济区以外交易手续费为 2%(每笔交易最低 0.60 欧元),此卡月费为 1 欧元。
MEXC官方对卡片的介绍虽然相对简单,但凭借稳定的成本结构和广泛的适用区域,或在未来成为很多欧洲加密用户的入门之选。
Gate Card是Gate平台推出的加密信用卡/借记卡产品,旨在让加密货币服务日常生活,用户可以通过加密货币充值或通过交易账户加密资产直接消费的方式进行交易,同时或者享受各种平台内外的权益。
卡组币种为Visa-EUR,虚拟卡、实体卡均没有开卡费。支付种类为充值消费,充值手续费:0.9%,外汇手续费:非欧元 0.2%(欧洲境内),非欧元 2% (欧洲境外)。消费限额/日为25,000 EUR,Gate Card支持Google Pay /ATM。
在消费场景方面,用户享每笔消费1%USDT返现,享7%酒店和机票返现,Gate Travel 独家优惠,新用户享受2% 消费返现。四种加密货币作为现金返还:可选择USDT、BTC、ETH、GT作为返现。
KuCard目前支持VISA, KuCard VISA 仅适用于欧洲经济区 (EEA) 的公民和居民。支持54种不同的加密货币(KCS、USDT、USDC、BTC、ETH、XRP 等)以及一种法定货币 (EUR)。实体卡申请为每张9.99欧元,欧元交易免费,非欧元交易收取2%,ATM取现收费2欧元,国际ATM取现则按交易额的2%收取。
KuCard支持即时加密货币到法定货币的兑换,加密借记卡为持卡人提供独家奖励和福利,例如购物返现、合作商户折扣等。KuCard根据用户的账户资产和VIP 等级,设定每月可获得的返现上限,普通用户最高可返 €30,而高等级 VIP 每月最高可返 €250。
借记卡支持多种加密货币,确保用户可以在日常交易中使用您喜欢的数字资产。KuCard 支持 Apple Pay 和 Google Pay。
结语:
总的来说,过去大部分时间,加密交易所的战场主要集中在现货、衍生品和质押领域。而现在,支付赛道成为新热点。从信用卡、借记卡,到集成支付应用与DeFi服务,主流交易所正试图打造“交易即生活”的消费闭环。
与传统金融机构的合作(如Visa、Mastercard、美国运通)仍是当下可行路径,但也不乏交易所尝试自建独立钱包和稳定币生态,如从Krak到Bitget Wallet。 2025年下半年,随着更多交易所卡片正式铺开,加密支付的全球竞争将进入加速期。最终哪家平台会脱颖而出?让我们拭目以待。
来源:Weilin
发布人:暖色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火讯财经立场。火讯财经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如文章涉及侵权, 请及时致函告之,本站将第⼀时间删除⽂章。邮箱:84003434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