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微信限制了第三方应用的跳转,请使用以下方法。

1. 点击右上角的

2.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花旗与Coinbase达成合作,传统金融的“加密桥”如何重构?

转载
11 小时前
11016

文章转载来源:RWA研究院

花旗与Coinbase携手开发机构数字资产服务,众安银行将虚拟资产ETF引入港股交易平台,Ondo Finance把代币化美股推向BNB Chain——三起看似独立的事件背后,一场静默的金融聚合革命正在重塑全球资金流动的轨迹。


2025年10月下旬,全球金融领域接连发生的三起事件正在悄然改变传统金融与加密金融的格局。


据新浪财经10月27日报道,Coinbase宣布与花旗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共同为花旗的机构客户整合数字资产与法定货币的转换通道及跨境支付解决方案。


两天后,众安银行宣布正式推出港股交易服务,支持全市场港股股票及虚拟资产ETF等多种投资产品,成为香港首家整合传统证券与加密资产投资的虚拟银行。


10月29日,Ondo Finance宣布将其代币化美股产品引入BNB Chain,使投资者能够通过区块链基础设施直接访问美国股票市场。


这些事件并非孤立现象,而是共同揭示了全球金融体系正经历的一场深刻变革。传统金融与加密金融的边界逐渐模糊,取而代之的是以资源与能力互补为特征的融合生态。传统金融机构凭借品牌信誉和合规体系,加密平台则贡献技术敏捷性和全球流动性,二者的聚合正在重塑金融服务的基本范式。



一、传统与加密的边界正在消融



金融聚合革命的本质是资源与能力的重新配置。传统金融机构凭借其品牌信誉、合规体系和客户网络,与加密平台的技术敏捷性、全球流动性及可编程金融能力形成完美互补。这种聚合趋势在2025年变得尤为明显,花旗集团在与Coinbase的合作中明确提到,机构客户对数字资产服务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可编程性、条件支付、全天候运营及成本效益等维度。这些需求恰恰是传统金融体系的短板,却是区块链技术的核心优势,显示出市场正在寻求两者优势的结合点。


众安银行将虚拟资产ETF纳入其港股交易平台的举措,标志着数字银行从单纯的支付工具向综合财富管理入口的战略转型。这种传统入口与加密资产相结合的模式,正在亚洲市场快速复制,新加坡、阿联酋等地的数字银行纷纷效仿,成为区域金融聚合的重要试验田。聚合革命正在重塑全球资金流动方式,根据行业分析,截至2025年6月,RWA代币化市场规模已突破300亿美元,较两年前增长了近四倍,这一数据表明资产代币化已从边缘实验走向主流采纳。



市场的接受度也在迅速提升。众安银行在今年上半年已首次实现半年度盈利,反映出其在用户增长与业务多元化方面取得的积极进展。作为香港领先的虚拟银行,其持续创新与盈利能力提升,为整个数字金融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这种成功案例进一步证明了传统金融与加密金融融合的可行性和市场吸引力。



二、 资产、渠道与技术的融合



资产端的聚合体现在传统金融产品的链上化趋势。代币化现实世界资产成为当前最显著的聚合领域,贝莱德推出的BUIDL基金市值在2025年已达到28.5亿美元,成为该领域的领头羊。富兰克林邓普顿的BENJI代币化货币基金规模也突破7亿美元,其创新的日内收益功能进一步缩小了传统金融与加密世界的体验差距。这些产品不仅为链上资金提供了合规的收益来源,还通过智能合约实现了赎回、派息等流程的自动化,显著降低了操作成本和市场摩擦。


私募信贷成为RWA市场中增长最快的板块之一,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截至2025年,代币化私人信贷规模已达120-160亿美元,占整个RWA市场的过半份额。Maple Finance、Centrifuge等去中心化信贷平台通过将高收益、机构级资产引入DeFi,形成了完整的收益链路。特别值得注意的是,Maple Finance在10月底通过的MIP-019提案彻底改变了其代币经济模型,取消了质押机制,引入了基于协议收入的代币回购机制,将价值直接锚定于真实世界的信贷流动,这代表着传统金融与加密金融在价值机制层面的深度整合。


渠道端的聚合表现为数字银行成为融合枢纽的关键角色。持牌数字银行正成为聚合生态的重要节点,众安银行在港股交易服务中纳入虚拟资产ETF,实现了一个APP管理全球投资组合的便捷体验。这种整合不仅打通了传统证券与加密资产的账户壁垒,更重要的是依托香港的合规框架,以传统金融的风控标准保障用户安全,有效降低了散户参与新兴资产的门槛。银加密合作也呈现出多样化态势,花旗与Coinbase的合作专注于为机构客户提供法币与加密资产之间的无缝转换,这种合作模式与众安银行的零售导向形成鲜明对比,显示出聚合革命在不同客户层级中的差异化表现。



技术端的聚合体现在区块链基础设施的竞争与专业化发展。不同的区块链平台在RWA领域采取了差异化策略,以太坊凭借其先发优势和完善的生态,在RWA领域占据主导地位。截至2025年,以太坊上的代币化美国国债规模已达96亿美元,占整个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与此同时,以太坊上的代币化黄金持有量在2025年增长了100%,达到27亿美元,这些数据反映出投资者对区块链作为安全、透明资产存储媒介的信心不断增强。Solana则凭借其技术优势实现了快速增长,2025年Solana的RWA生态系统中已有84种活跃的代币化资产,总市值达到7亿美元。Ondo Finance的USDY作为一种代币化美国国债产品,在Solana上的流通供应量已达2.5亿美元,提供4%至5.2%的收益率。Solana的高吞吐量使其在需要高频结算的RWA应用场景中具有独特优势,为不同类型的资产代币化提供了多样化的技术选择。



三、 技术、需求与监管的三重奏



技术成熟度提升为金融聚合提供了坚实基础,从概念验证到规模应用的转变正在加速。跨链协议与资产桥接技术有效解决了多链生态的互操作问题,Ondo Finance将其代币化美债产品扩展到XRP Ledger等多个区块链,实现了跨链流动性共享就是典型例证。智能合约的进步使得复杂的金融操作得以自动化执行,Uniswap V4引入的Hook机制允许开发者在流动性池的关键环节插入自定义逻辑,实现白名单控制、动态费率等功能。基于这一技术创新,Aave计划支持Uniswap V4的LP Token用作借贷抵押,并将借出稳定币GHO的利息部分返还给Uniswap DAO,这种深度集成不仅提升了LP的资金使用效率,也为协议间的互补关系提供了更具现实价值的模板,展现出技术驱动下金融基础设施的持续进化。


市场需求分化推动着聚合生态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机构投资者与散户投资者展现出截然不同的需求特征,花旗集团在与Coinbase的合作中明确提到,机构客户需求集中于可编程性、条件支付、全天候运营及成本效益。而散户投资者则更倾向于通过熟悉的渠道接触加密资产,众安银行港股交易中纳入虚拟资产ETF,正是抓住了用户对低门槛、一站式服务的偏好。收益差异也在驱动着资金流向的变化,传统低利率环境下的收益追求,使得投资者对链上收益产品表现出强烈兴趣。Plume平台的nTBILL产品在短短几个月内吸引了8.6万名用户参与,年化收益率达4.75%,显示出链上RWA对零售用户的强大吸引力。同时,其nALPHA产品通过与MNRL等商品资产挂钩,实现了10.20%的年化收益率,这种差异化的收益产品满足了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的需求,为金融聚合提供了持续的市场动力。


监管框架逐步明晰为聚合生态创造了合规发展空间。全球主要金融中心正在为聚合生态划定试验空间,香港通过数字绿债发行与虚拟资产ETF审批,建立了沙盒式监管范式。2025年8月1日,香港金管局立法通过稳定币条例草案,为相关稳定币活动提供明确合规框架。欧盟《加密资产市场法案》分阶段实施,为稳定币与代币化资产提供法律依据。新加坡作为RWA合规发展枢纽,Ark International等企业依托当地政策发行数字股权令牌,锚定医药、新能源等实体资产。这些监管进展为机构参与提供了明确路径,显著降低了合规不确定性,使得传统金融机构能够更加自信地探索加密金融领域的创新机会。不同司法管辖区的监管竞争也在加速全球标准的形成,为跨境金融聚合创造了更加友好的政策环境。



四、 聚合之路并非坦途



监管套利与管辖权冲突构成聚合生态的首要挑战。传统金融受地域监管约束,而加密资产具有全球流动性,二者结合可能引发复杂的法律适用性问题。代币化私募信贷平台Maple虽通过SPV结构隔离风险,但其跨司法管辖区的贷款业务仍面临违约处置难题,显示出当前监管框架对跨境数字资产交易的适应不足。所有权界定是另一个关键挑战,传统金融中普遍认可的法定所有权与当前多数代币化资产所代表的受益权之间存在显著差距,这一差异直接导致投资者难以行使股东投票等核心权利,限制了代币化资产的功能完整性。这些监管不确定性增加了市场参与者的合规成本,也可能在危机时刻引发系统性风险,需要监管机构之间加强国际合作与协调。


技术互操作性不足制约着聚合生态的顺畅运转。当前RWA资产依赖预言机提供链外数据,但传统资产估值涉及净资产值与流动性调整,现有预言机体系尚难完全适配复杂金融资产的定价需求。治理机制面临现实考验,Kennix Chan以具体场景为例指出人为因素带来的复杂性,如果某一资产的99位代币持有者同意出售,唯独有1位持有者反对,该如何决策。这一问题明确了建立健全治理框架的必要性,且此类框架需超越技术代码层面,覆盖多维度的权责协调机制。这些技术挑战不仅影响用户体验,也可能在极端市场条件下放大波动,需要更加精细的技术设计和更完善的治理机制来应对。


流动性分层问题影响着聚合生态的健康发展。头部机构发行的代币化资产流动性充沛,但长尾RWA则交易深度不足,根据RWA.xyz数据,链上RWA总规模中,代币化国债与货币基金占比超70%,而私募信贷、房地产等资产流动性高度依赖做市商安排。流动性碎片化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由于多个平台针对同一底层资产发行代币,导致资金分散、市场深度不足,因此构建一个能够整合这些流动性的模型成为突破行业瓶颈的关键。这种流动性分层现象可能加剧市场波动,限制小规模创新项目的发展空间,需要市场参与者共同探索流动性共享机制和统一标准,促进整个生态的均衡发展。



 五、 未来图景:从聚合到重构



短期趋势指向代币化基金与稳定币的深度融合。贝莱德BUIDL与USDC发行方Circle的合作已经实现链上美元与美债收益的实时兑换,展现出传统资产与加密基础设施结合的巨大潜力。稳定币格局也在发生结构性转变,Ethena推出的USDtb是一种无收益但全额抵押的稳定币,资产由贝莱德的代币化货币市场基金与USDC构成。当前链上供应超过14.4亿美元,抵押率维持在99.4%,与USDe的策略性对冲不同,USDtb更像是链上美元,为机构提供可依赖的、无波动的稳定锚点。这些创新产品正在重新定义数字资产的价值基础,为更广泛的金融聚合奠定坚实基础。



中期展望聚焦传统与加密的联盟模式深化。未来可能涌现更多花旗加Coinbase式联盟,传统机构提供客户与资产,加密平台贡献技术与生态,这种赋能而非颠覆、合作而非竞争的范式正在成为主流叙事。可组合性将进一步提升,抵押、收益和衍生的叠加使国债、私募信贷、商品和股票可以像金融乐高积木一样自由组合。例如Ondo GM和Backed Finance的xStocks平台通过跨链交易和二级市场机制实现了零售驱动的高流动性,同时也为DeFi策略提供基础。这种可组合性不仅提高了资金效率,也创造了全新的金融产品类别,满足投资者日益复杂的需求。


长期愿景预示着可编程金融市场的全面兴起。聚合生态的终局是催生真正意义上的可编程金融市场,在资产层面,RWA与DeFi组合可生成结构化产品,例如将代币化房地产租金收益与利率衍生品结合形成风险对冲工具。RealtyX已将房地产租金收益上链实现平均6.9%的现金流分配,展现出实物资产与数字金融结合的收益潜力。治理层面DAO可能参与传统企业的决策,如FilmFi通过代币化电影收益权让社区投票决定项目立项,重新定义创作者与观众的关系。监管层面链上合规成为标配,监管机构可通过节点实时监控系统性风险实现动态治理。技术基础设施也将持续演进,Solana的路线图包括通过Alpenglow共识架构扩展到100万TPS并开发可编程的合规标准,这些技术进步将为更复杂的RWA应用提供底层支持,最终实现金融市场的全面数字化重构。


金融聚合的未来不属于TradFi或DeFi任一单极,而属于一个开放、互联且包容的混合生态。正如Cobo RWA负责人Ken Huang所言,行业发展的真正核心并非简单发行更多代币,而是搭建合法、高效的基础设施以解决最后一公里挑战,即建立一套可信的发行、托管与合规通道,从而增强全球投资者的投资信心。这座连接传统与数字世界的桥梁之上,价值与创新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自由流动,重塑着全球金融生态的基本面貌。



部分资料的文章来源:

·《Coinbase宣布与花旗达成合作,将共同打造创新支付解决方案》

·《众安银行推出港股交易服务,支持虚拟资产ETF等》

·《Ondo Global Markets 扩展至 BNB Chain,将 100+ 代币化美股与 ETF 引入 BNB 生态 340 万日活用户》

·《Ondo Finance 宣布 Ondo Global Markets 正式上线 BNB Chain》



作者:梁宇   编审:赵一丹


关于【RWA研究院】


RWA研究院由多位资深金融家、Web3从业者、产业创新者及技术专家联合发起,于2024年6月25日在香港正式发布(全称:RWA Research Institute,简写:RWARI)。


作为国际上最早成立的专业RWA研究机构之一,RWA研究院专注于现实世界资产(Real World Assets,简称RWA)领域,致力于推动传统金融资产与区块链技术的融合。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践,研究院为投资者与企业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促进实物资产的数字化与代币化,搭建传统金融与数字资产之间的桥梁。


RWA研究院的核心使命是结合政策研究、标准制定与生态共建,助力企业实现资产数字化转型,为全球合规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与战略协同。未来,研究院将持续深化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融合,联合国际机构举办全球产业峰会,探索多领域应用场景,为高质量全球化发展注入新动能。


2025年5月,RWA研究院联合中国搜索、中电数字场景科技研究院等权威机构发起成立“中国RWA产业智库”,聚焦资产数字化领域的全球合规化发展。智库通过三大核心方向赋能实体经济:一是牵头编制《RWA项目评价标准》等国际协作规范;二是构建“资产上链一跨境流通一全球交易”数字化服务链,融合区块链与人工智能技术;三是以香港、深圳为枢纽搭建跨境合规通道,推动绿色金融与跨境投融资创新。同时,智库依托“双链融合架构”(国家级联盟链与跨链协议协同机制)强化技术自主性与数据安全,深化跨境协作与合规治理。



 往期推荐 ·


亚洲稳定币竞赛的“三张面孔”:从货币主权到金融新秩序

当HTTP 402苏醒:x402协议如何重构互联网支付秩序

香港批准首只Solana现货ETF,当东方监管与西方资本在 RWA 相遇

贝莱德、美联储等突然集体押注RWA,意图为何?

从美联储开放支付系统,看RWA时代的金融底座重塑

64x64

花旗与Coinbase达成合作,传统金融的“加密桥”如何重构?

App打开
64x64

“2025数字金融创新与未来资产管理高峰论坛”将于11月3日在香港隆重举行

App打开
64x64

“香港试验田”与“内地防火墙”:蚂蚁集团的Web3合规棋局

App打开
更 火 的 区 块 链 资 讯
分享自火讯财经-长按识别快讯真伪
长按图片转发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