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微信限制了第三方应用的跳转,请使用以下方法。

1. 点击右上角的

2.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Solayer推出SVM原生跨链桥,有何亮点?

转载
19 小时前
5356

文章转载来源: 链上观

看到Solayer即将推出自己的SVM原生跨链桥。老实说,这在跨链桥连续被黑且万链互通的大背景下,谈“跨链桥”总会让人有眉头一紧的感觉。那 Solayer这次有啥不一样的思路呢?说说我的理解:

1)不同于传统跨链桥依赖多签或者中继节点,Solayer采用了SVM原生的proof-based机制。简单来说,它直接在Solana虚拟机层面生成资产转移的密码学证明,而不是依赖外部验证者的“诚实假设”。 具体而言:它采用了无数据库架构+纯PDA(Program Derived Address)逻辑。传统跨链桥通常需要维护一个中心化数据库来记录跨链状态,这就成了黑客的重点攻击目标。 而PDA是Solana特有的确定性地址派成机制,所有状态都直接存在链上,通过程序逻辑推导而来。打个比方,这就像把保险箱的密码从纸上记录改成了数学公式推导——即使黑客拿到了部分信息,没有完整的链上状态也无法作恶。

2)Solayer引入了守护者(Guardians)机制,采用无状态操作——守护者不对历史状态做任何假设。更关键的是,它设置了实例桥接上限(instance bridge cap limit),即使出现安全问题也能控制损失范围。 针对此,Fuzzland团队对整个系统做了形式化验证,相当于用数学方法证明代码逻辑的正确性,而不是仅仅依赖测试。配合链上重放保护、24/7的异常监控和实时警报,至少在理论层面构建了多重防护。

3)Solayer支持Cross-Chain Calls和可组合Hooks功能。通过Hooks,开发者可以在交易后自动触发套利、清算等链上操作。如果这种可组合性能与跨链功能结合,确实会打开很多新玩法。 以上。 当然也并非没有挑战,无需白名单这个设计确实降低了门槛,理论上任何代币都能桥接,这无疑带来了安全挑战和监管风险,同时wormhole这些老牌跨链桥在Solana生态已经深耕很久,Solayer要抢市场份额并不容易。技术创新是有了,但跨链桥这个赛道,最终还是要用真金白银来验证安全性。

64x64

RWA周刊:香港稳定币条例生效开启牌照申请窗口,港股上市公司加速布局RWA

App打开
64x64

北京热潮未散,广州再起风云|RWA百城行火爆进行中

App打开
64x64

香港稳定币法案出炉:持币者需实名引争议,对DeFi相对保守

App打开
更 火 的 区 块 链 资 讯
分享自火讯财经-长按识别快讯真伪
长按图片转发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