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加速:谁在领跑RWA国家战场?

转载
11 小时前
6432
RWA研究院

文章转载来源:RWA研究院

美国金融监管高层对RWA代币化态度出现标志性转变,为市场注入强劲政策信心,到中国香港依托《稳定币条例》生效与数字资产上市公司联合会成立,积极打造连接传统金融与加密世界的制度创新高地;从泰国发行全球首支代币化政府债券G-Token,到新加坡通过金管局Project Guardian推动债券、外汇与基金管理的标准化与互操作性工作流;从欧盟银行管理局免除代币化证券的额外资本要求,为传统资产上链扫清制度障碍,再到阿联酋积极监管推动房地产代币化繁荣,并推出监管沙盒吸引全球项目——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正以截然不同的方式将现实世界资产(RWA)搬上区块链,一场由国家力量和监管政策主导的金融基础设施升级竞赛已全面开启。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已将多数RWA视为证券,其发行和交易都必须遵循《证券法》和符合现有代币相关框架。2024及2025年中旬,SEC针对代币质押等议题发布新指引,令监管更完善,从而加快市场发展。


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也不甘落后。日本早在2022至2024年间逐步修订《支付服务法》、《银行法》与信托税务条例,为RWA奠定法律基础。韩国则在今年6月提出《数位资产基本法》,规定具备至少50亿韩圜的机构才能发行RWA稳定币,同时推动证券型代币(STO)立法。



国家队的较量:全球RWA战略布局全景图



全球范围内,国家和地区对RWA的探索呈现出多元化的战略布局和技术路径选择。这些实践不仅体现了技术创新,更反映了深层次的制度设计和金融治理哲学。


菲律宾参议员Bam Aquino近日宣布,将在数周内提交一项法案,推动将该国国家预算部署至区块链平台。这一举措若获通过,菲律宾有望成为全球首个将国家预算以区块链技术进行管理的国家。


Aquino在马尼拉科技峰会上强调:“没人会大胆到把所有交易都放到区块链上——要知道,区块链上的每一步操作都会被记录,且对每位公民完全透明。但我们希望开启这项尝试。”


该计划将基于菲律宾预算和管理部(DBM)现有的区块链基础设施,该系统已使用Polygon的ProofofStake网络和BayaniChain的Prismo系统来保护财务文件。


不仅在菲律宾,泰国也在RWA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泰国财政部成功发行全球首支公开发行的代币化政府债券GToken,标志着泰国在RWA代币化领域的领先地位。


该债券已通过合规数字资产交易所KuCoin Thailand等平台上市,依托区块链技术显著提升交易透明度与运作效率。GToken首次发行价值50亿泰铢(约1.53亿美元),于2025年7月25日上线。



亚洲实践:多元路径与差异化探索



亚洲各国和地区的RWA实践呈现多元化特征,基于各自的金融基础、产业优势和政策目标,形成了不同的发展路径。


中国香港:制度创新与产业融合


香港的路径注重制度创新与实体经济结合。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它不仅将RWA应用于绿色债券,还积极探索与新能源、算力基础设施、医疗健康等产业资产的代币化。



2025年8月1日,香港《稳定币条例》正式生效,成为全球首个专门针对法币稳定币的综合监管框架。条例以“三支柱”构造监管底座:发牌制度锁定准入门槛与持续合规,储备监管要求100%高质量高流动性资产覆盖与独立审计,赎回保障要求合理时限内按面值兑付。


泰国:普惠金融与主权资产上链


泰国的实践更具普惠金融色彩。该国财政部推出的GToken,成为全球首支面向公众公开发行的代币化政府债券,并允许在合规的数字资产交易所自由交易。


泰国选择KuCoin作为首个全球加密货币交易所来支持GToken的启动。这一机制显著降低了个人投资者参与国债市场的门槛,提升了金融包容性。泰国的尝试也反映出东南亚地区在RWA领域的活跃态势。


日本:传统金融与区块链融合


日本金融巨头SBI集团于2025年8月宣布与区块链预言机Chainlink结盟,双方将以跨链互操作性协议(CCIP) 推动RWA代币化,首波聚焦不动产、债券与基金等传统标的。


根据SBI数字资产控股调查,受访超过50家机构中有76%计划投资代币化证券,主要看好成本降低与结算加速。


日本金融服务局(FSA)本月批准了该国首支以日元计价的稳定币JPYC。金融科技公司JPYC Inc.正式注册为汇款业务机构,JPYC将以1:1的比例锚定日元,由日本政府债券等高流动性资产提供支持。


JPYC稳定币将支持Ethereum、Avalanche和Polygon三大区块链网络,用户可便捷完成日元与JPYC之间的兑换与赎回。与波动性较大的传统加密货币不同,JPYC专注于提升数字支付效率及Web3应用场景。


韩国:稳定币与RWA监管先行


韩国央行行长李昌镛近日表示,尽管建筑业表现不及预期,但出口好于预期将支撑经济增长。若2026年经济如期增长1.6%,央行将在上半年继续降息。



李昌镛特别提到与Circle高管的会面,双方重点讨论了稳定币业务及其在RWA领域的应用。这一讨论反映了韩国对数字货币创新和RWA token化的日益关注,旨在提升金融效率与稳定性。


韩国金融监管机构宣布将于10月提交针对稳定币的专项监管法案,进一步规范加密货币市场。此举旨在明确稳定币发行方的资质要求、储备资产管理和风险管控标准,以防范金融风险并保护投资者权益。


越南:立法先行与政策创新


越南在数字金融领域取得三项重大突破:国会正式批准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并允许设立数字资产交易所;财政部提交草案,将区块链技术列为金融基础设施核心;《工业和数字技术法》首次明确定义数字资产、虚拟资产及RWA。



越南政府强调,新政策将在严格监管与创新间寻求平衡,通过沙盒机制为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合规且灵活的发展环境。此举标志着越南正积极拥抱区块链与数字资产,目标成为东南亚数字金融枢纽。


新加坡:传统金融机构引领创新


新加坡最大商业银行星展银行宣布在以太坊公链上发行代币化结构性票据,成为传统金融机构拥抱区块链技术的又一重要举措。该产品面向ADDX、DigiFT和HydraX交易所的合格及机构投资者开放。


此次发行的首款产品为与加密资产挂钩的参与型票据,采用“涨时现金结算,跌时限损”的设计机制。值得关注的是,该产品将传统10万美元的投资门槛大幅降低至1000美元,显著提升了投资流动性和交易便利性。



中东与欧洲:跨境支付与数字货币新生态



除亚洲国家和地区外,中东和欧洲也在RWA和数字货币领域展现出积极的创新态势。


阿联酋:旅游业加速拥抱加密支付


随着加密货币的普及,阿联酋旅游业正加速整合加密支付。阿联酋航空、阿拉伯航空、在线旅游平台Travala和Alternative Airlines等相继宣布支持比特币、以太坊和泰达币等加密货币支付机票费用。


阿联酋航空与加密货币交易平台Crypto.com达成合作,预计2026年推出加密支付服务。阿拉伯航空则率先支持本地稳定币AE Coin支付,提升交易效率。


迪拜与阿联酋:统一虚拟资产监管框架


阿联酋证券与商品管理局(SCA)与迪拜虚拟资产监管局(VARA)近日达成战略合作,正式启动全国虚拟资产监管框架统一进程。根据协议,双方将建立统一的虚拟资产服务提供商(VASP)注册机制,实施牌照互认、实时数据共享及联合监管。



此次合作虽允许牌照互认,但企业仍需通过反洗钱及合规审查等监管协调机制,并非自动通行。SCA与VARA表示,统一框架将增强阿联酋在全球虚拟资产领域的竞争力。


欧盟:加速数字欧元进程


美国闪电通过稳定币法案后,欧盟金融监管机构倍感压力,正加快推进数字欧元布局。据悉,欧洲官员考虑放弃原私有链方案,转向以太坊等公共区块链以提升流通性,应对美元稳定币的扩张态势。



欧洲央行担忧美国立法将强化美元在跨境支付中的主导地位,危及欧元区金融自主。目前全球十大稳定币均由美元支持,唯一流通的欧元稳定币规模仅2亿,且由美国公司发行。


尽管公链方案存在隐私隐患,但欧盟官员明确表示正在认真评估该技术路径。欧洲央行回应称,尚未就技术选择作出最终决定,分布式账本技术仍是考虑选项之一。



技术与制度:区块链的选择与国家治理哲学



各地的RWA实践不仅体现为技术路径的差异,更反映出制度设计与监管哲学的不同。


美国在推进经济数据上链的过程中,需平衡“可验证性”与“权威性”之间的张力。完全依赖公链虽能实现最大透明,但也可能带来隐私与治理风险。因此,美国更可能采用混合架构。


香港在推进债券与ETF代币化时,高度重视如何将新机制融入现有金融体系。其绿色债券的成功发行依赖于许可型区块链网络,确保所有参与方身份可识别、交易可监管。


泰国则更注重普惠与效率。其GToken系统结合许可链与数字资产交易所,通过强身份认证(KYC)和与央行支付系统的对接,实现券款对付(DvP)和实时结算。


菲律宾在推进国家预算上链时,选择基于现有区块链基础设施,采用Polygon网络作为共识和透明度层,支持文件的在线发布与验证。


这些不同的技术制度选择,共同指向一个更宏大的趋势:RWA的未来不会是单一链,而是多层架构与跨境标准的融合。只有当身份、资产语义与结算机制形成互认,跨境的RWA生态才能真正建立。



挑战与未来:标准化与互联互通



RWA代币化的技术实现涉及多个关键环节,需要充分考虑安全性和合规性。

尽管RWA发展迅猛,但仍面临诸多挑战。Pancake Swap负责人Chef Kids在2025年8月日本WebX会议上指出:“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进程中,标准化是亟待解决的核心难题,各类RWA在风险属性、格式及分发渠道上差异巨大,严重阻碍其流通。”


跨链基础设施对提升流动性至关重要。需要搭建架构实现用户跨链无缝转移资产,降低操作门槛。


在监管方面,受监管与未受监管的RWA产品流动性表现不同,平台需平衡监管要求与用户便捷性。


展望未来,专家看好预测市场、游戏资产代币化等领域前景,预计未来五年链上活动规模将呈数千倍增长,区块链技术将成为大众化工具。


稳定币作为RWA定价与流动性的重要基准,将与更多代币化资产深度融合,推动行业发展。韩国央行行长李昌镛与Circle高管的会面,以及日本JPYC稳定币的批准,都反映了稳定币在RWA生态中的关键作用。



金融新格局:国家背书与市场重构



中国官方层面的“阳谋”聚焦于宏观、顶层的制度和基础设施建设,其核心驱动力是对现有国际支付体系脆弱性的深刻洞察,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的长远战略目标。这其中,央行的“远虑”尤其值得关注。


公共部门的参与为RWA市场注入了前所未有的信用和流动性。当宏观经济数据、绿色债券、国债等高信用资产实现代币化,整个市场的资产厚度和基础设施可靠性得到显著提升。


美国的经济数据上链将进一步巩固其全球定价体系的核心地位,为市场提供实时、可信的基准数据。香港的多元资产代币化则连接了实体经济与金融市场,为机构投资者和个人用户提供更多样的配置工具。


泰国的国债代币化激发了大众参与,提升了市场深度和包容度。菲律宾的国家预算上链则可能为全球公共财政管理树立新标杆。


这一趋势也在重塑金融机构的竞争格局。传统机构凭借托管、清算与合规优势,可能在RWA市场中占据主导;而加密原生机构则需加速补足合规短板,否则可能面临边缘化。


未来更可能出现分工协作的生态:传统金融负责制度架构与大规模资金入口,加密机构负责流动性提供与产品创新。


从更广的视野看,全球RWA格局正在形成多个区域中心。香港与东南亚形成互补态势,一个强在制度与产业结合,一个强在市场与普惠创新。


新加坡则通过跨境清算和税制优化构建竞争力;日韩依托养老金和保险资金推动RWA向稳健化、规模化发展;迪拜也在积极打造数字资产监管框架,吸引全球项目落地。


真正的竞争不在于谁先起步,而在于谁能在标准互认、清算互联与监管协作上走得更远。



结语



韩国五大加密交易所的RWA交易额已达2.23兆韩圜(约16亿美元),日本76%的金融机构计划投资代币化证券。泰国GToken首次发行即价值50亿泰铢(约1.53亿美元)。


数字背后,是亚洲乃至全球金融基础设施正在经历的一场深刻变革。菲律宾参议员阿基诺的提议若获实施,将使菲律宾成为全球首个将国家预算纳入区块链管理的国家。


未来五年,当链上活动规模增长数千倍,当更多资产实现代币化,我们回望今天——2025年下半年这场国家队的集体入场,才会真正理解它作为全球金融秩序分水岭的意义。


作者:梁宇   编审:赵一丹



关于【RWA研究院】


RWA研究院由多位资深金融家、Web3从业者、产业创新者及技术专家联合发起,于2024年6月25日在香港正式发布(全称:RWA Research Institute,简写:RWARI)。


作为国际上最早成立的专业RWA研究机构之一,RWA研究院专注于现实世界资产(Real World Assets,简称RWA)领域,致力于推动传统金融资产与区块链技术的融合。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践,研究院为投资者与企业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促进实物资产的数字化与代币化,搭建传统金融与数字资产之间的桥梁。


RWA研究院的核心使命是结合政策研究、标准制定与生态共建,助力企业实现资产数字化转型,为全球合规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与战略协同。未来,研究院将持续深化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融合,联合国际机构举办全球产业峰会,探索多领域应用场景,为高质量全球化发展注入新动能。


2025年5月,RWA研究院联合中国搜索、中电数字场景科技研究院等权威机构发起成立“中国RWA产业智库”,聚焦资产数字化领域的全球合规化发展。智库通过三大核心方向赋能实体经济:一是牵头编制《RWA项目评价标准》等国际协作规范;二是构建“资产上链一跨境流通一全球交易”数字化服务链,融合区块链与人工智能技术;三是以香港、深圳为枢纽搭建跨境合规通道,推动绿色金融与跨境投融资创新。同时,智库依托“双链融合架构”(国家级联盟链与跨链协议协同机制)强化技术自主性与数据安全,深化跨境协作与合规治理。



 往期推荐 ·


启示——蚂蚁数科与国泰君安:从行业模板到地缘落子

解构——蚂蚁数科与国泰君安RWA实验的脆弱平衡

内地企业赴港RWA的荆棘与黄金路

驶向价值新大陆:全球出行产业的RWA探索与航路迷雾

酷派集团:RWA如何成为一家老牌公司的破局之道?